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廣東省總工會認真梳理職工群眾的難點痛點問題,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抓手,聚焦六個方面,切實為職工群眾辦實事、解難題,進一步增強職工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從中國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太平手袋廠蹣跚起步,利用外資“借船出?!?,到實現農村工業化,再到聞名全球的“世界工廠”,廣東乃至于中國的改革開放史,在東莞書寫了生動淋漓的篇章。這篇章,在東莞市政府建設的東莞展覽館內有著精彩陳列。
1978年,正是風云激蕩之際。袁庚這位東江縱隊的杰出情報員已年屆花甲,雖說是功勛卓著,卻仍受命南下創建蛇口工業區,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實際運作第一人”。他喊出了“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口號,締造了24個全國首創或第一,為改革開放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燈樓角,位于“祖國大陸最南端”湛江徐聞縣西海岸邊的角尾鄉,因為燈樓角特殊的地理位置,在解放戰爭中一度成為黨中央和毛主席密切注視之地。1950年3月5日黃昏,中國人民解放軍從此處出發,乘坐13條木帆船,首渡瓊州海峽,正式拉開了解放海南島戰役的序幕。
位于深圳羊臺山腳下的龍華區民治街道辦白石龍社區,有一個特別的紀念館——“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見證著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救亡時期為保護中華民族的文化精英所取得的一次大勝利。此次大營救對促進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發展、推動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都意義深遠,在中國革命史、抗日戰爭史上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位于惠州市博羅縣的羅浮山,素有“中國十大道教名山之一”的美譽,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然而,在70多年前,這座名山曾是中國共產黨在華南的“紅色心臟”和抗日中心。坐落在羅浮山朱明洞景區內的東江縱隊紀念館,是當年歷史最好的見證。景區內的沖虛古觀,便是東江縱隊司令部舊址。
近日,記者通過“潮安發布”微信公眾號提供的VR展示,在線探訪了戴平萬故居、洪靈菲故居,并結合《左聯回憶錄》《馮鏗烈士》《戴平萬研究》《苦菜》等回憶文章、文學作品和學術成果,講述“左翼十年”潮汕籍作家群之其人其文其事。
為推動廣州市群團組織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打造群團組織黨史學習紅色教育基地,3月11日,由廣州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科協聯合主辦、從化區總工會承辦的“學黨史·跟黨走——廣州市群團組織尋找羊城紅色印記系列活動”在從化區呂田鎮蓮麻村黨章學堂、黃沙坑革命舊址紀念館舉行。
6月26日,汕尾陸豐兩級總工會黨支部聯合開展“銘記光輝黨史、傳承紅色基因”主題黨日活動,組織支部全體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工會工作者到陸豐金廂紅色文化館和周恩來同志渡海處現場接受黨性教育。
惠州市總工會組織機關黨員干部及入黨積極分子到東湖旅店參觀瞻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主題黨日活動。黨員們進一步了解“營救中國文化名人陳列館”驚心動魄的義勇歲月,一場歷時200余天,行程2萬余里,遍及十幾個省市,搶救出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800余人的秘密大營救。
肇慶市總工會組織肇慶工會“5.1”港灣志愿服務隊志愿者到困難職工家中開展清潔衛生、訪貧問效等關愛困難職工志愿服務活動,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切切實實把工會的關心關愛送到困難職工的心坎上。
為解決老黨員出行不便、閱讀不暢的難題,廣州市番禺區總工會將“看書”變成“聽書”,讓黨史學習更“聲”動,帶動黨員學習黨史的熱情。
廣州市海珠區總工會結合近期新冠疫情防控形勢,聚焦“三新”領域“八大員”群體,用心用情用力解決職工困難事、煩心事。5月27日晚,海珠區總工會積極協調,聯動多方力量,為轄內快遞小哥安排疫苗接種專場,解決快遞行業疫苗接種難的問題。
6月16日,樂昌市總獲企業贈送“送職工健康體檢、為企業排憂解難”錦旗,感謝工會為企業一線女職工提供的免費婦檢活動,及早發現職工身體異樣,為治療康復贏得先機。
“孩子在這邊很優秀、很懂事,等線路開通后,歡迎你們來廣州,坐一坐你們兒子參與建設的地鐵?!惫飨蹰_輝在視頻電話中這樣告訴職工小朱的父母。
為服務好職工,李旭東連續9年春節沒有回家鄉,每年年三十晚陪同留守職工吃年夜飯,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
“最近工作怎么樣,小孩學習還不錯吧,有什么困難隨時可以跟工會反映?!币荒昵?,楊大祥正為一雙兒女無法入讀公辦學校而憂心,工會的及時幫助,為他解決了這個問題。
職工“夢想清單”活動舉辦4年來,共收集了410余個夢想清單,實現了320余個夢想,兌現了夢想獎勵金7.1萬余元。